孟小锋|弦歌不辍,薪火相传

    2023-09-04 16:26:17      来源:宣传部          浏览数:0

  孟小锋,中共党员,山东邹平人,现任手机在线看推理片版画专业教师,作品曾刊登于中国文化报、中国美术报。获得的主要荣誉称号有:2021年度获手机在线看推理片“优秀教师”荣誉称号,2022年度获手机在线看推理片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2023年获手机在线看推理片“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23年度获手机在线看推理片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获得的主要奖项有:2019年获山东省教育厅举办的第五届山东省美术与设计专业师生基本功大赛二等奖,2021年获中共烟台市委组织部举办的“守城有爱”系列活动优秀奖。代表性教学科研成果有:2019年主持山东省艺术重点课题“地方高校美术教学中民间版画资源的传承与应用研究”(立项编号:QN201906070)、2020年主持山东省社科联课题“山东杨家埠木板年画在地方高校 美术教育中传承与创作创新应用”(立项编号:2020-SKZZ-78)、2020年主持山东省艺术重点课题“杨家埠木板年画在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传承与创作创新应用研究”(立项编号:QN202008112)。

  传承非遗思政,美育文化自信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发表了重要论述,培养具有“文化自信”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作为一名高校教师的他,2018年在学院与系领导下,成立版画工作室,作为版画工作室负责人的他一直铭记党的教育方针与理念,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年画”带入一线课堂。他是国家艺术基金的受益者,也是非遗进校园的践行者。2018年,经层层筛选,他被国家艺术基金“中国传统版画创作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录取,在广州美术学院系统的学习了中国传统版画雕版印刷技艺,学习期间从理论到技法由国内一线雕版印刷专家进行授课,他在雕版印刷的学习中种下了文化自信的种子。学成归来,他将传统雕版印刷技艺“年画”融入高校《版画》、《装饰画》、《丝网印刷》、《包装设计》、《书籍装帧》等课程中,让“非遗进校园”课程思政教育融进高校,让更多的大学生去践行非遗的传承和创新应用。

  山东年画承载了太多山东人民的审美文化、思想文化和风俗文化,作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山东年画,凝聚着朴实的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心血。当下,随着互联网、计算机的普及,传统的雕版印刷受到很大的冲击,科技发展背景下,电脑打印技术几乎全面取代了雕版印刷技术,传统的民间工艺美术所带来的收入远低于城市务工人员,一部分民间艺人开始为了生计放弃了传统木板年画工艺,与此同时传统的雕版图式和纹样已满足不了年轻人当下的审美需求,传统木板年画在传承上遇到很多现实问题,传统木板年画传承与发展现状不容乐观。他用山东年画走进高校美育课堂的方式成功的解决了传承实践与创作创新的难题。他以课程的课堂实践作业为切入点,分别从临摹传承及精神创新两个角度引领学生去探索、传承山东木板年画的技法及图案,一定程度能拓宽学生们的艺术视野和文化维度,同时让当代的大学生在艺术创作中产生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雕版印刷沁心田,非遗美育润成长。版画工作室成立第一年“非遗进课堂”在省内取得了显著成绩。时值2019年,山东省教育厅举办了山东省第五届高校美术与设计专业师生基本功比赛,版画工作室推荐6名同学参加此次大赛,6名同学从全省所有高校中脱颖而出全部获奖,成为全省所有高校版画组获奖最多的院校,据悉全省版画获奖共计10人。在党的教育方针正确领导下,在院系领导的坚定支持下,版画工作室2022年成为山东版画获奖数量之最。2022年,山东省教育厅举办了第八届“青未了—山东省高等院校美术院系应届毕业生优秀作品展”,全省版画共计入选11件,其中我院版画工作室3名同学经过初评、复评层层筛选最终成功入选,成为全省所有高校版画作品入选数量最多的高校,3名同学的作品在山东省美术馆展出。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他真正落实并践行了党的教育方针,离不开他无数个日夜的“线上+线下”的加班指导。

  辛勤汗水浇灌,得来桃李满园

  以赛促教显美育,薪火相传育桃李。作为版画工作室负责人,他以校为家,全身心的把精力投入版画工作室日常教学与管理中。他先后担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专业《版画》、《装饰画》、《丝网印刷》、《设计素描》、《设计色彩》等多门课程的授课教师。孟小锋老师在课堂上引领学生们感受非遗文化基础上,融会贯通,用木板年画的元素再创作,用实践者的视角去思索美育的真谛,在相关设计类课程中引领当代大学生站在中国木板年画图案、色彩和背后隐喻思想的视角去创作设计。在高校美育教学中他坚信文化是艺术作品的立足之本,反映了中国特色文化或民间艺术的重新思考,是中国美学的独特体现。站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由民间美术再创作,既是对优秀文化的传承也是对艺术视野的拓展。高校美术教育结合民间美术资源进行人才培养,不仅是提高艺术作品创作的品格,也是探索民间艺术背后的文化底蕴,同时是服务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办学特色建设的重要部分。

  弦歌不辍,薪火相传

  雕版印刷匠心传承的背后,是无数三尺讲台的耕耘。他引领当代大学生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故事寓意,重新提炼、再设计。这是对优秀传统文化更好的传承与保护,这也是“文化自信”的直接体现。“中国方案”、“中国设计”需要一批高校教师共同努力。他在课堂中探讨山东木板年画和高校美育的融合,这不仅是传统与现代的融汇,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碰撞,也是推进我省文化自信自强的有力体现。非遗进校园需落实,文化自信需行动。从课堂实践出发,他发挥着重要作用,真正落实传统文化的传播,数年如一日,一丝不苟并一以贯之。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他坚信在不久的将来,我省优秀传统文化必定像文明圣火一样,弦歌不辍,薪火相传,璀璨齐鲁大地。